當你開始愛上衝浪,你就會開始尋覓一張與你合拍的衝浪板裝備。
然而,在選擇衝浪板上,我們會遇到許多問題。
初學者時常遇到的問題是單純看外型買了一張帥氣的衝浪板,但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能力無法駕馭那張板型。
導致在岸上拿板很帥氣,下水追不到浪很漏氣的窘境。
最後,只能流於拿著板子在岸上拍張網美照紀念,發發IG讓朋友讚美一下。
拍網美照紀念人生很好,但。若因此而無法讓自己成長成為一位真正在浪上享受的surfer就有點可惜了。
進階一點的Surfer,在選板的時候,遇到的問題可能是,
明明自己喜歡的風格是復古走板的優雅,卻總是挑到一張快到來不及走又晃的板子…
明明買了一張自己想要的風格的板子,卻沒注意到自己最常衝的浪況其實不適合那張板,因此衝不出自己想要的感覺…
又或者陷入一個衝浪界的千古迷思像是:
「我想要一張好走、好hang、好追、好下、不易插水、又靈活好轉的板子…」
(給你水上摩托車可能比較實在)
而高階一點的Surfer,在選板的時候,則是開始深刻體認到自己的程度、自己的喜好、自己常衝的浪況、了解衝浪板的設計對於自己衝浪上的差異,
以及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一個能讓自己更成長進步的裝備…(這就會聊到較深的衝浪板設計知識與觀念)
曾經,有位衝浪老前輩告訴我:
「你不要拘泥於什麼板、裝什麼Fin!厲害的人衝練習板也是衝得嚇嚇叫!」
雖然,我也遇到衝練習板衝的很厲害的人,不過有時候這樣的人換張硬板也可能衝不好。
當然,我也相信真正的高手,衝什麼都可以。如同我曾經看過一個衝浪影片,裡面的高手把“門”拆下來去衝浪。
但是,我覺得選擇一張適合的板子這件事,就如同金庸武俠小說,神鵰俠侶裡楊過練功的故事一樣。
楊過在深山裡遇到獨孤求敗前輩留下的五種劍與招式方法,這五把劍分別是無名利劍、紫薇軟劍、玄鐵重劍、木劍、無劍。
當楊過把每把劍拿來練過好一陣子之後,最終才練就“無劍”的境界,人劍合一。
我覺得,選擇適合的衝浪板的目標也是一樣,在不同的階段,我們就會需要衝不同的板子,或者增加不同的體驗。
但最終的結果,就會進入到人板合一的境界,到那時候,板子、浪況和Fin都不再阻礙你獲得衝浪的快樂。
這一系列的文章,我就想帶著自己小小的研究與經驗,跟你分享“如何選擇一張適合你的衝浪板”這個主題!
期待對你有幫助!
首先,讓我們先來聊聊第一個初學者的階段。
這邊談到的初學者是指,你剛剛上過了一堂衝浪體驗課,有適合、專業又親切的衝浪教練帶著你,教了你基礎,並幫你推板,讓你體驗到站在浪上的樂趣。
而你決定,要將衝浪生活變成像有些人經常會去跑步一樣的運動生活,因此,你開始考慮買你的第一張衝浪板。
初學者很容易有個大迷思就是,在海邊看到許多短板高手做許多大動作,下比較大的浪,所以就覺得:
「短板比較帥!而且又輕!又方便!買短板好了!」
我在剛學習衝浪的時候,就犯了這個錯誤,買了一張又薄又尖又翹的小板子。
但,很多剛開始學衝浪的人,並不是有運動習慣的人,因此肌肉的力量與耐力都不是很夠。
對於水感、在浪上的穩定度、觀察哪個浪要追的能力都還不太行。
有一個月的時間,因為我長板放在墾丁,我就帶著那張小板子回到花蓮,
我經常下水,但那個月根本都只是在划水,沒有享受到什麼衝浪的樂趣…
所以,其實不論初學者或稍微進階一點的朋友,我覺得最重要的都是:
重點1.
「你選的板子能不能盡可能地增加你的下浪次數?」
也就是,挑一張你容易追的到浪的板子。
畢竟,衝浪除了在岸上拿著板子很帥之外,最重要的還是真的能盡可能最多時間享受到站在浪上的快樂!
況且,在這幾年我自己的衝浪經驗,以及我觀察週遭一些很快就轉短板的朋友。
我發現,有許多朋友,他們衝很小的板子,原因可能是車子裝不下,小板子比較好潛越(其實大板子也能練潛越)、小板子比較帥、喜歡短板的暴力轉向等等…
然而,在觀察這些朋友一段時間後,就會發現,為了上述的原因而買了一張太小或太翹的板子,似乎讓他們的衝浪程度長時間停滯。
因為一些基礎,像是感受浪的力量在哪、水感、划水最有效率的方法、核心和腿部的穩定度、在板子上重心轉移來轉向、甚至是最基本的在板子上站穩,
都還沒有很好的掌控能力。
所以,經常會看見這樣的朋友在水裡時,經常都在泡水和划水,經常追不到浪。
或者,下浪之後通常都非常不穩定,板子和身體晃來晃去,做了很多不必要的動作,但是其實就是被白花浪頭衝到浪底失去速度…
最後,當然也還是達到了一些運動的好處像是:
背肌、肩三角肌和心肺功能變得比較好 XD
當然,衝浪的快樂沒有絕對的標準,如果這樣就讓你很快樂了那也很好。
但如果,你想要快樂也想要進步,享受更多樂趣。
我認為挑選板子的頭號重點是要問自己或你的教練:
「你選的板子能不能盡可能地增加你的下浪次數?並打好基礎?」
接下來,
初學選板的第二個重點是…
重點2.「你有沒有顧及一下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安危?」
嗯…這句話講的有點嚴重,但你可以看看下面這張圖。
或者看看這部搞笑影片:
影片看起來很搞笑,但認真地來說,衝浪板在海上可以讓我們感受與自然之間的互動。
但,衝浪板也可以是個兇器…
雖然我們知道衝浪禮儀不要搶浪,但就算是進階的Surfer,也都還是會不小心太過於專注,又或者許許多多的原因而搶到別人的浪,或者不小心歪爆。
這時候,板子很可能會不小心撞到人或撞到自己。
如果只是撞到別人的板子還好,花錢事小。
但如果撞到身體、頭、眼睛之類的脆弱部位…我們可賠不起。
所以,在初學者的階段,我們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,除了認真學習控制板子,了解浪況、量力而為之外,在板子的選擇上,也可以有比硬板更安全的考量。
重點3、關於初學適合的衝浪板設計
前面講到,在整體基礎、身體能力與衝浪程度還沒到達某個階段的時候,我們選擇太小的板子,會讓我們成為“衝浪花瓶”。(在岸上拍照)
但,對於初學者來說,還是有一些適合的衝浪板設計的注意事項。例如…
「你選擇的板子板頭是否有一些翹度?(rocker)」
因為當我們在初學者的時候,還不熟悉浪況的判斷,因此經常有追浪追到板頭插水的可能…
有時候插水插久了,每次都在水裡跟板子滾來滾去,也很可能因此留下不好的心裡創傷XD
所以,有些翹度板頭的衝浪板是適合初學者的。(但也不要太翹,太翹會變得划水很慢)
另外,前面我提到,很多人選擇衝浪板的迷思是:
「我想要一張好走、好hang、好追、好下、不易插水、又靈活好轉的板子…」
其實…
在衝浪板的功能設計上通常是一種“取捨”,而很難有“全能”。
比方說,小板子當然轉向可能更靈活,但是就不好追到浪。
大板子通常好追到浪,但是轉向做動作就會比較緩慢。(卻適合打基礎)
大平尾的長板在小緩浪可以玩的很開心,但在捲浪就可能需要更有技巧。
原尖尾的板子在捲浪或有力的浪可以很夠快、剌激又有安全感,但遇到緩浪的時候就會有點力不從心、無法發揮的感受…
(關於板子的設計我們在進階和高階選板會講更多)
所以,衝浪板的設計通常是一種“取捨”。
但是,若是以“個人程度與喜好”來說,也確實有“全能”的衝浪板。
我覺得真正的“全能”的衝浪板是一種“相對”而言的感受,也就是不同程度與喜好的人,他覺得全能的板型,都是不一樣的。
而對初學者而言,若真的要打好基礎,就是:
好下浪、不易插水、安全、可以享受到在板子上重心轉移(走板),以及在板尾做大動作一點轉向的樂趣,同時又省荷包的板子。
我想就是類似這種板型:
這張是8呎6的迪卡儂軟式衝浪板。
軟式,代表你可以盡情地不小心撞到他也不會壞掉,不需要花錢補板。而且對自己與他人安全。
在設計上,你可以看見他的板頭是有翹度的,不易插水。
而8呎多的長度,不會像復古長板一樣光是拿起來就想放棄衝浪的重到靠背重量,而是剛剛好的長度與重量。
而這樣的大小與寬度,也是符合我們的首要原則:增加你最多的下浪次數,擁有最大的衝浪快樂!
板尾的輪廓是稍微縮窄且3fin設計,這代表當你學會站在板子的很後面時,它能讓你享受到大動作的轉向與靈活度。
類似這樣輪廓與大小的板型,我想是最適合初學者又省荷包,能讓你用最少的錢,專注在把基礎打好,之後開始進階成為真正的Surfer。
OK,今天先聊到這兒。
如果,你是已經開始稍微進階,下浪已經有信心的朋友,我們會在下一篇跟你分享更多關於“如何選擇適合你的衝浪硬板”的方法。(長板篇)
下回見~
逐浪 阿星
P.s. 所謂的進階,我指的是已經容易追到浪、會判斷視浪的緩和捲度來調整自己下浪的角度,開始練習體驗到加速、重心的轉移、基本轉向等等能力以上的朋友。
到了進階的階段,我想可以開始考量你想要的衝浪風格,從你喜歡的衝浪選手開始,再考量到你最常衝的浪況是否允許等等來決定“適合你的衝浪板”。
下回聊